皖西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法》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19-01-19
《知识产权法》作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具有以民法理论为基础、以多学科知识为背景、以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特点,而传统知识产权法教学存在理论讲授不精,实训环节匮乏,学生主体不彰,考核形式简单的弊端。《知识产权法》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适用法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鉴于此,法学院《知识产权法》课程教学改革从四个方面展开。
(一)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
以知识产权共性内容为基本体系,整合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对应内容,结合民法基础夯实学生理论功底。
针对实践环节薄弱问题,我们在课内外设置版权交易、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实务环节、知识产权庭审观摩环节和知识产权法律诊所环节来增强学生对知识产权实务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多维度拓展能力
1、探索双语教学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舶来品,相关法律概念、术语、规则很多直接来自于国际公约和域外的司法实践。直接阅读和解析国际公约和案例原始材料,通过适量的双语教学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利用一次文献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优化案例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主要采用的两种方式:一是为了解释相关法条、印证有关知识点,有目的性、有指向性地选取“例证式案例”。二是为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已经系统讲授完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选取具有综合性、典型性的“全科式案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3、引入研究性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设问,发现问题后,由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现有教学条件,搜集、交换最新资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教材、网络调查、社会调查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组织并参与课堂讨论,让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或反驳教师、同学的观点;教师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发现的知识”中可能错误的内容,从学生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思路等方面指导学生,并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总结、分享结论性资料。
(三)更新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
通过多媒体教学如播放庭审视频、展示专利检索、商标申请过程等更高效、更直观、更生动地拓展教学内容。利用全新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推送教学课件、MOOC视频、司法案例、作业等教学资源并及时与学生交流,答疑解惑。
(四)优化考评机制,注重能力考核
在考核方式上,改革过去标准单一、分数至上的状况。从期末闭卷对理论成绩的考核逐步过渡到将学生平时表现、学习态度、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成绩结构由原来两部分(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变为三部分(平时成绩20%+自选项目30%+期末成绩50%),弱化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自选项目突出对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的考察,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研究综述、案例评析、读书笔记、专题研究、调研报告、问卷调查、模拟审判、辩论赛等形式。
课题组在法学院法学专业2015级、2016级开展《知识产权法》课程改革,设计并向15级同学发放《知识产权法》课程改革问卷调查表110份。通过对调查问卷,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学生对知识产权法课程的认同度,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对法学教学改革的意见等。
今后,课题组将法学围绕“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建设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考试模式改革”和“毕业论文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总结改革经验,推广改革成果,深化教学改革。
相关文章:
- [安徽高考]铜陵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 [安徽高考]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在安徽省社科联项目申报上实现零的突破
- [安徽高考]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召开2020年学科建设研讨会
- [安徽高考]安徽三联学院学子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喜获佳绩
- [安徽高考]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赴蚌埠艾约塔硅油有限公司开展校
- [安徽高考]淮南师范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开展实验安全大检查
- [安徽高考]安徽建筑大学公管学院学子司法考试通过率刷新高
- [安徽高考]安徽省青年沙滩排球队备战青运会冬训出征仪式在巢湖学院举行
- [安徽高考]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议
- [安徽高考]黄山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召开2018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党建 述职
相关推荐: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