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客服电话:010-5166431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高校新闻 > 本科院校 > 正文

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举办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研讨会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时间:2018-12-17
  2018年12月8日,为促进数学教育专业发展,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开阔数学教育研究的视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联合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共同举办的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宾馆第三会议室举行。此次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研讨会围绕“数学教育博、硕士研究生培养”、“数学教师教育问题探讨”的两个主题,在回顾各大高校师范专业教育成果的同时,对当下中国师范院校中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对未来的数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出席此次的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研讨会的专家有国家名师、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亚洲数学教育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范良火,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王光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所所长、教授喻平,南京师范大学课程所副所长、教授徐文彬,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陆新生,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李祎,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付军,鞍山师范学院数学学院院长、教授陶凤梅,国家开放大学教授赵坚,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善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宁连华,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书记、副教授赵静亚,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顾继玲。
 
  此次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宁连华主持。赵静亚书记首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南师大数科院的情况,包括发展历程、师资力量、招生情况、人才培养等方面。宁连华对南京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由于人才引进的限制,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进程缓慢,因此向与会专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优化人才培养形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困惑。
 
  高夯教授在讲话中指出,每个师范大学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特色地进行人才培养。针对“师范大学学科教育专业都在弱视‘学科’因素”这一问题现状,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学科教育专业课程应在本科阶段更注重学科知识,在硕士阶段更重视教师职业技能;二是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融合、职前与职后融合。谈及东北师大数学教育硕士培养,高夯表示东北师范大学办学始终落实“师范”二字,不仅开设相关学科课程,并且使用“2+3”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与实践中学习与反思。数学教师教育方面,东北师大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UGS”即“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
 
  亚洲数学教育中心主任范良火综合自己的研究,建议各大师范院校多举办国际交流活动,批判性地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提出数学与教育学要紧密结合,博、硕士研究生应在学校重视数学的学习,但认为教育学的部分知识应于在职期间学习,原因在于教育学知识多为实际、实践型知识,在职教师能够直接学以致用。
 
  王光明教授结合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发展情况,更赞成在师范学校认证平台下,将数学教育专业放在数学的一级学科之下,重视数学学科知识。对于提高教师教育学科地位,充实教师教育后备人才,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应给予更多关于“教师教育”的课程立项机会;二是应增加教师教育刊物的评估认定。
 
  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李善良谈及当前数学教师的数学学科知识匮乏的现状,指出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当对基础数学前沿知识、古今数学思想有所理解。必须重视数学教师的职前培训与教育实习,让理论落实到实践。大学教授、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之间应当联合一体,共同努力。
 
  李祎教授针对福建师范大学办学实践,指出数学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目标定位不明确,学习课程相似;二是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对接连续性、层次性难以体现。针对问题二,高夯强调了建设完整的学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同时顾继玲建议授课教师应有意识地区分本科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呈现不同梯度,并且应要求非学科背景的跨专业师范生和学科非师范生主动补修相关缺失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所所长喻平教授指出,数学教育应当先是数学,后是教育;副所长徐文彬提出将各个师范高校学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集中比较,分析利弊,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的建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陆新生介绍了上海师大的办学经验,强调教育专业学生高端实习的重要性。国家开放大学教授赵坚、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付军、鞍山师范学院数学学院院长陶凤梅均从本校的教学实践出发,突出对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视。
 
  最后,宁连华教授对本次数学教育专业发展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与展望,认为这次研讨会对于各大师范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并且呼吁各大高校共同努力,改进、推动、完善数学教育专业的教育体系。

网站备案号: 京ICP备09079197号-18       

公安备案号:11011102000803

合作咨询电话: 邮箱:779069471#qq.com(请将#换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