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文传学院:师生联动 把专业优势转化为战“疫”力量
更新时间:2020-03-08
连日来,文传学院师生发挥文科专业优势,用笔墨凝聚力量,用镜头记录时代,书写精彩故事,传播主流声音,把科学研究和专业特色转化为战“疫”新动能。
襄阳“语保”团队:学术担当不能缺位
病毒肆虐,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和建设者们驰援湖北,说不同方言的工作者汇聚在一起,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的有效沟通和信息的准确传达。北京、武汉、广州等多地的语言学者们敏锐地捕捉到在这一重大公共事件中语言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部语信司的指导下,这些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火速组建了“战疫语言服务团”。2月10日晚,襄阳语保专家、文传学院院长刘群加入了这个团队。“国家语保中心最终确定了156个词语、76个句子,我们参照语保项目的音频技术指标,必须在明天中午12点之前完成文本转写和音频样本采集。”接到任务后,刘群迅速联系马婷婷、杨琳两位教师,录音、转写、核对,各司其职。
打开麦克风、戴上耳机、调试录音软件,确保录制质量,每一个句子、词语的发音都要求准确、完整、清晰。当天晚上,三位老师连夜鏖战,经过近20个小时的奋战,按时完成了襄阳方言的基础数据。12日上午,为配合商务印书馆出版融媒体口袋书,三位老师又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核对了所有的文本数据和音频数据。
《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已开发了微信版、网络版、迷你视频版、融媒体版等系列产品,可以为医护人员和相关群体提供多维度的语言服务,也能为援襄医护人员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了解襄阳方言的文化内涵。近日,该团队录制的《襄阳话与普通话对照》视频短片在广州大学语言服务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平台上展播。此项工作也被襄阳日报等多家地方媒体报道。
“我们用专业知识和学术担当加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刘群说,抗击疫情,学术担当不能缺位。
师生原创作品:记录时代致敬英雄
“我爱湖文,也爱襄阳。襄阳,愿你一切安好!”日前,由文传学院青年教师白丽娜指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白文鹏制作的原创公益短片《襄阳,愿你一切安好!》在多个网络媒体传播,学校官微3月1日转发了该视频,截至目前,该视频在各平台累计浏览量超过10000人次。
“整个素材的收集、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白文鹏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希望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镜头记录特殊时期的家乡风情。得知白文鹏的想法后,白丽娜联系了他,从拍摄技巧、素材选择、氛围烘托、调色构图、解说词撰写等方面精心指导,“白天老师也比较忙,所以晚上闲下来的时候,一讨论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白文鹏说,白老师的指导让自己在实践中又一次提升了专业综合素养,更让自己明白了如何运用专业优势传递有温度有深度的人文情怀。
疫情发生以后,文传学院积极组织学生以笔抗疫、以笔战疫,参与学校和社会团体的征文征稿。目前,学校官网刊发学生文章3篇,主题海报1篇;组织书法大赛,征集作品20余部,在学院官方平台展示;指导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开展线上支教,先后18人报名参加,为一线抗疫人员子女提供功课辅导和心理疏导。
“我们鼓励学生在实践创作中去记录时代、致敬英雄,去发现美、记录美,传递正能量,将抗疫前线当成思政课堂。”文传学院党委书记李定清表示,鼓励学生进行专业创作,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将其当作鲜活的思政教材,有利于凝聚共识,引导学生爱国爱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