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孙禄堂武学思想研讨会暨孙叔容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举行
更新时间:2018-11-20
11月17日上午,雨后的河南大学大礼堂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合影留念,来自全国各地的太极拳传人和研习者因孙叔容百年诞辰纪念会的召开齐聚古城开封,秉承先贤之志,探讨武学精粹,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武林大会”。
武术也有“大文化”
“天为大天,人为一小天,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脚阴阳相合能成其一体,皆为阴阳之气也,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11月16日下午,“孙禄堂武学思想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电教室火热召开。中国武术协会原秘书长康戈武、《武术研究》主编田文波受邀开展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康戈武虽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不仅以口授课,而且时不时亲身演示相应的太极拳招式,说到酣处,更邀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洪浩一同对练、表演。体育学院的研究生郑焜乾听完讲座后有感而发:“康戈武老师是传统武术出身,又从事武术研究多年,所讲内容既是对孙禄堂著作的阐释,也是结合自身多年体悟的成果,讲练结合的形式令人受益匪浅。”
田文波则从历史地理的角度阐释中华武术的发展,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千年发展格局。针对洪浩的提问“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似乎与经济的发展不对称”,田文波回答:“可能是由于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未达到与武术产业有效结合的程度。”
展演台上“显威风”
“武林大会”当然不仅仅有理论上的交锋,更有实际的展演。11月17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性别的孙氏拳研习者聚集在河南大学音乐厅,上演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武术大赏。
孙氏拳第四代传人陈体庆不远千里从沈阳赶来参会,不仅表演了孙氏太极拳,还带来了书画作品以纪念孙叔容的品性为人;北京的李连科同为孙门第四代传人,表演的五行拳气势惊人,钻拳似波,崩拳似箭;温县和氏太极拳学会会长和有禄将和式太极拳轻灵圆活的特点展现无遗,圆转连贯,一气呵成……八卦剑、猴拳、雪片刀、杂式锤、龙形拳、形意拳等各种武术接连登场,让观众目不暇接、连连鼓掌。
体育学院的张茜茜本来学习的是杨式太极拳,但出于对孙氏拳的兴趣,自17岁开始每日习练孙氏拳3到4个小时,至今已有4个年头,她在表演完太极剑后表示,孙氏拳注重“内三合”与“外三合”的协调,可修身养性、心与意合。
孙叔容的长女孙明笑着说:“看到母亲当初播下的种子已开花结果,并播撒了更多的种子,我感到十分开心。”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许绍康缅怀孙叔容作为孙氏拳传人的奉献精神,并表示,孙先生将人生中最后的岁月奉献给了河南大学,可以说,没有孙先生的付出,就没有今天河南大学太极拳传承的繁荣局面。
训练场上“见真章”
11月17日下午,河南大学CUBA篮球馆内人声鼎沸,火热的气氛驱走了秋日的寒意,一场激烈的太极拳技巧交流会正拉开序幕。孙氏拳的第四、五代传人们齐聚一堂,不问地域,不问年龄,切磋武艺,毫不相让,实乃武林之盛事。
孙氏拳第四代传人张学军来自湖北,1994年他正式拜入孙叔容门下,习练孙氏拳二十余年,虽自嘲学艺不精,但始终坚持习练,对孙氏拳赞不绝口:“常年习练孙氏拳可以开启智慧不是假话,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综合百家之长,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常年习练太极拳的人,即使遇到让常人暴跳如雷的事情,也能微微一笑,将之化解。”
在众多熟悉的中国面孔中,国际汉学院的李敖格外显眼,并不流利的汉语没有影响他对太极拳的热爱,每逢切磋结束,他总是鼓掌最热烈的那一个,他师承开封市孙氏拳研究会会长张君意,一套龙形拳打得虎虎生威,称得上孙氏拳的第五代传人,他腼腆地说:“这次武术活动非常有趣,它激励我继续学习武术。”
活动接近尾声,孙氏拳第四代传人排列整齐,打算以打完一套完整的孙氏拳作为最后的纪念和道别仪式,虽没有柔和的伴奏,但是他们无声的表演已见证了太极拳文化的绵延不断。
武术界有关领导、嘉宾参加了纪念活动。中国武术协会原秘书长康戈武,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书记毛玉成,孙叔容亲属、江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叶纯一、《武术研究》主编田文波、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院长梁少飞、我校国际交流处处长毛立群、开封市体育局王自松副局长、中华武术博览网总监肖震以及孙式武学名家等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