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主办“嘉峪关与明代丝绸之路高层论坛”
更新时间:2019-08-11
7月26至28日,由西北师大中亚研究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承办的 “嘉峪关与明代丝绸之路高层论坛”在嘉峪关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故宫博物院、天津大学、暨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论坛。
嘉峪关市副市长邓曙光教授,甘肃省历史学会会长、西北师大副校长田澍教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主编李大龙研究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玉坤教授先后致辞。
田澍在致辞中说,举办此次研讨会,进一步突出了嘉峪关在丝绸之路安全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进一步突出了嘉峪关在明代陆路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位,进一步突出了这一时期嘉峪关的世界形象。
廊坊师范学院、南开大学南炳文教授作了题为《明代开展朝贡活动的三点评论》的报告;西北师范大学田澍教授作了题为《嘉峪关:明代绿洲丝绸之路上的设防门户》的报告;安徽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柏桦教授作了题为《明“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律例与对外贸易》的报告;吉林大学王剑教授作了题为《从嘉峪关内到山海关外:晚明时代的中国北部治理》的报告;故宫博物院章宏伟研究员作了题为《<蒙古山水地图>的性质及绘制年代》的报告;暨南大学刘正刚教授作了题为《嘉靖前期甘肃卫所与朝贡贸易的变化:以律例为中心》的报告;长江师范学院张明富教授作了题为《明代商人的行为模式》的报告;天津大学张玉坤教授作了题为《明长城军事聚落的层次体系和GIS数据库构建》的报告; 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嘉峪关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的报告。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嘉峪关与明长城研究、明代丝绸之路研究、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研究等进行了讨论,就嘉峪关历史资源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