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大举行第十四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
更新时间:2023-10-08
日前,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院、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秘书处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在沈阳成功召开。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胡乐明教授,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前主席、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贾根良教授,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总干事、《政治经济学报》主编、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孟捷教授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3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1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10余家媒体代表参加本次年会。 undefined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政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谢地教授、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轮值主席杨虎涛教授先后致辞。李政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概况,代表经济学院对与会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谢地介绍了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和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并感谢大家长久以来对辽宁大学经济学科发展建设的关注和支持。杨虎涛在致辞时提到,演化经济学的出现为理解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演化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基础理论的挖掘,如何将演化经济学的应用范围拓展到更多的领域,如何以演化经济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他期待广大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能进一步推动演化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23日上午第一阶段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贾根良教授阐述了现代货币理论的兴起、理论体系及其与经济思想史的密切联系。辽宁大学谢地教授从经济杠杆原理角度剖析了国有经济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复旦大学孟捷教授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产业政策体系及其背后的基本制度、市场与竞争因素。江西师范大学李建德教授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范式与方法问题。北京大学封凯栋副教授论述了新型举国体制对于当前外部不确定性环境下争夺创新“组织主导权”的必要性及应有的作用机制。本阶段主题演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胡乐明教授主持,浙江财经大学张旭昆教授进行总结点评。 23日上午第二阶段的主题演讲环节,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李政教授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曾云敏研究员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对绿色创新驱动双碳转型领域的主流环境经济学、生态主义、新熊彼特经济学文献综述进行了评析。华中师范大学严鹏教授讲述了机床工具工业演化发展的中国故事,解析了不同发展阶段机床工具工业战略、学习、追赶的产业特征。厦门大学姜子莹助理教授从中国大型客机开发的实践中总结出打造新型举国体制离不开国家在战略控制和组织整合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李黎力副教授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对当前经济学研究中的“严谨性”与“相关性”两种不同范式的争论及其演化方向进行阐述并提出个人见解。本阶段主题演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杨虎涛教授主持,云南大学张林教授进行总结点评。 23日下午的四个单元分论坛研讨环节,4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经济现实问题”、“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与思想史”、“现代货币理论与演化宏观经济学”、“数字经济和生态经济”四个领域理论与实践热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此同时,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还举行了学术期刊代表与青年学者面对面交流活动。 undefined undefined 24日上午第一阶段的主题演讲中,《经济学动态》编辑部李仁贵主任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对女性经济学家和女性主义经济学家相关问题、经典著作和学术影响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梳理和介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和军教授展示了其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演变趋势进行聚类分析与区域比较。东北财经大学赵雷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话语体系视角来分析资本扩张行为与经济不平等之间的机制。东莞理工学院程浩岩系统阐述了创新演化观的哲学基础及逻辑分析框架。江西师范大学邓久根教授从演化经济学视角针对“市场与技术孰更重要”的争论提出“市场重于技术”的学术见解,并分析其内在原因。本阶段主题演讲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叶满城教授主持,江西师范大学李建德教授进行点评。 24日上午第二阶段的主题演讲中,吉林大学刘朝阳副教授基于交易演化视角和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边际分析对货币的本质和演化进行了解析。山东大学薛启航论证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女性独立的积极影响及理论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中南大学傅沂副教授对于数字经济驱动养老服务产业链升级的机制进行分析。本阶段主题演讲由《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王燕梅主任主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杨万东教授进行点评。 undefined 闭幕式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和军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杨虎涛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第十五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承办单位代表致辞。本次年会圆满结束并取得预期成果,积极推动了演化经济学在中国的原创性发展,深入探讨了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与会师生带来更加多元化、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思路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