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与河西学院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第二
更新时间:2018-12-18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与河西学院“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工作总结暨第二期工作启动会议”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冯旭东副校长,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沙武田教授,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有谋、法学系主任穆随心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力波副教授,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副主任黄达远教授、李如东博士;河西学院院长张汉燚,河西学院机关党委、科技处、学生处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李建新教授、清华大学水利系张景平助理研究员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会议。河西学院河西走廊智库秘书长蔺海鲲教授主持会议。
张汉燚指出,在首期三年建设中,通过两校相关部门和专家的精心组织、策划和运作,河西走廊智库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冯旭东在致辞中指出,在两校共同努力下,河西走廊智库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社会影响力,下一期智库工作要聚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安全三个核心层面上展开;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两校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将智库工作深度推进。蔺海鲲从智库平台、智库动态、智库讲坛、智库成果等方面回顾了三年期间的建设,特别是在2018年初与《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进行深度合作,开辟了“从走廊发现中国·河西走廊专栏”,围绕河西走廊的历史定位、民族关系、疆域治理、生态安全等共发表十四篇高质量的文章,使河西走廊研究进入了新的高潮。黄达远介绍了由中国民族报社、陕西师范大学与河西学院三家单位联袂推出的《从河西走廊看中国》一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从河西走廊的实证层面提出了从走廊文明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区域经验,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在会议现场,冯旭东副校长与张汉燚院长共同发布和展示了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从河西走廊看中国》一书。
在河西走廊智库第二期工作启动会上,李建新、张景平、沙武田、李如东分别就智库的学术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思路。李有谋、穆随心、刘力波分别就两校之间进一步开展实证性人才培养与项目合作发表了意见。
2015年5月,陕西师范大学与河西学院共同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经过三年探索,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以关中平原保障河西走廊、以河西走廊保障天山南北、以天山南北保障中亚中东”的地缘关联性思想,成果得到中央相关部委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