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
11月30日-12月1日,第二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成都举行。本届大赛分为企业决策赛道和商业分析与智能应用赛道,共吸引来自298所高校的14433人次研究生参赛,来自139所院校的210支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我校“管管又科科”团队荣获企业决策赛道其他研究生组一等奖,“风清扬”团队荣获企业决策赛道MBA组一等奖,“成电智创”“智慧经纬”“Windmaster Consulting”“AlphaStunners”团队荣获商业分析与智能应用赛道一等奖,“智创未来”团队荣获商业分析与智能应用赛道二等奖。其中,我校“成电智创”团队荣获商业分析与智能应用赛道全国十强,电子科技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
本届总决赛由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成都市郫都区政府、成都农商银行、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在学校研究生院指导下由经济与管理学院具体承办。
在大赛开幕式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肖甫,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张淑林,四川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戴作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靳敏,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小云分别致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萍,成都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王忠钦,成都市郫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会工作部部长刘晓彬,成都市郫都区政府党组成员、成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夏勇,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轮值CEO孙浩等出席。学校经管学院院长陈旭主持开幕式。
肖甫代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对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举行表示热烈祝贺,表示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加快完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生动实践。希望大赛持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将立德树人贯穿赛事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张淑林表示,学会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抓手,助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她介绍了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的使命,希望同学们在企业管理创新的征途中勇于突破,以新颖的视角审视问题,以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为经济社会繁荣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戴作安表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大使命,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大赛必将为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产生重要影响。
靳敏代表学校对参加总决赛的领导嘉宾和各参赛队的老师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情况。她表示,大赛为研究生展现数智时代的管理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为促进商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进行了有力探索,希望同学们以大赛为平台,赛出水平、赛出风采,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展现才华、贡献力量。
谢小云表示,管理教育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一环。他介绍了全国MBA教指委职责使命、大赛发起初衷和本届赛事赛道设置变化,希望在广大师生、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下,更好赋能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裁判长朱晓武和电子科技大学参赛队伍“成电智创”团队队长秦浩朗同学分别作为裁判代表和参赛代表庄严宣誓。随后,参赛学校校旗入场。
开幕式后举行了创新管理人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环节,刘晓彬,科创新城代表、成都频岢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元旦,成都农商银行公司金融部(绿色金融部)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周志晨,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发展总监饶燕分别作主旨报告。
大赛期间举办了第一届研究生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发展论坛,100余名专家、教授、学者等共同探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研究生管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发展之路。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分别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队伍和获“优秀组织奖”的60所高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学校研究生院院长林媛、成都农商银行首席风险官张圳分别致辞。林媛指出,学校将以系列大赛为平台,在推动多方力量协同合作办赛、协同育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张圳表示,成都农商银行将为更多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学子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系“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旨在助力新时代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促进商科教育领域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据介绍,本次大赛也得到了中国教育新闻网、科技日报、中国网、中国新闻网、川观新闻、红星新闻、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每日经济新闻等诸多主流媒体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