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教师在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上发表论文
更新时间:2025-03-17
近日,我校汪庆祥教授和郑轩副教授在分析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分析化学》)发表题为“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Perfluorooctanoic Acid via a Rationally Designed Fluorine-Functionalized Cu-MOF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Sensing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用于全氟化合物高灵敏检测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并详细阐述了传感器的工作机理。
全氟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兴环境污染物,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难以自然降解,容易在水源和生物体内积累;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发育迟缓、肝脏毒性、免疫系统紊乱甚至癌症。基于此,研究团队通过将四氟对苯二甲醛引入到铜-2-氨基对苯二甲酸(Cu-NH2BDC)MOF前驱体中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氟配体衍生的电活性MOF材料(F-Cu-NH2BDC)。这种材料可通过特异性F-F相互作用实现对全氟化合物的吸附和自聚集,并抑制MOF材料中Cu2+电化学氧化还原信号,从而实现对全氟化合物的选择性识别,检测动力学范围跨越8个数量级,检测限低至 3.54 pM,并可应用于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准确监测。该工作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了基于F-F相互作用的传感机制,为设计新型PFAS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校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郑轩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汪庆祥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2021级研究生李存为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