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经管院杜富林教授团队指导的“芒来模式” 入选全国农业增效益典型案例
更新时间:2025-03-25
近日,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杜富林教授团队指导的牧区现代化改革实践——“芒来模式”入选全国农业增效益典型案例,为全国牧区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草原经验”。
位于中蒙边境的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嘎查,是传统牧业模式下典型牧区。2019年6月,在经济管理学院杜富林教授团队的指导下,芒来嘎查率先实施自治区牧区现代化试点,成立全区首家以“草场+牲畜”作价入股的芒赉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牧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探索建立了“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协同发展路径。
芒赉畜牧专业合作社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目标,整合牧民分散的草场19.79万亩,拆除碎片化网围栏96公里,形成了“以草定畜、四季轮牧”的经营方式,破解了牧区资源、资产、资金、劳动力“散”的问题,实现了资源集约化利用,让“人心不齐、草场分散”的困局成为历史。为推动传统畜牧业向多元化经营升级,合作社通过“牲畜饲养+奶制品加工+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了农牧民家庭收入显著增长,并形成良性循环。经数年实践,芒来嘎查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集体经济壮大、劳动力节约、成本降低、效益提升、创业就业等方面成效显著。
在“芒来模式”初见成效后,嘎查启动了提档升级计划,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组建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团队,推动传统畜牧业向智慧化、品牌化转型。“芒来模式2.0”将进一步释放牧区资源潜力,破解牧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为全国牧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路径提供重要参考。